做衛浴的人都知道:衛浴行業的水很深! 的確,衛浴企業遠沒有很多人想象得那么好做。先說說國際品牌,哪怕極早進入中國市場,到現在依然呈現出水土不服的一種狀態。其在總體市場份額中所占的比例很??;再說國內的衛浴企業,無論是前店后廠的地產雜牌,還是雄霸一方的區域品牌,有的是不賺錢,有的是做不大。主要原因:
一個行業特性,一個是因為無秩序的行業競爭?!?/section> 衛浴是集成產品、定制產品、工程項目,這決定了衛浴企業服務支持系統較傳統產業要復雜很多。對傳統產業來說,用戶簽單交錢之后的所有銷售過程我們稱為售后,你買一件衣服拎回家就成,買一臺電視機至多再加上一個搬運環節,非常簡單。衛浴正好相反,簽訂合同之后有一個完整的生產、物流、安裝過程。
經銷商需要有安裝隊伍、物流及倉儲條件,廠家則要有產品質量控制、供貨時間保證、用戶信息及投訴的能力,這些就導致整個服務支持體系的重要性較傳統產業而言差別很大。于是問題來了:大部份衛浴廠家包括很多品牌衛浴對終端消費者的管理根本就“顧不上”,以至于消費者滿意度大大降低,企業就一直處于不上不下的尷尬狀態。 衛浴企業的訂單管理非常復雜。從經銷商直銷員介紹產品、設計師量房、復尺,到訂單確認;從總部接單、審單、拆單,到產品采購、安裝信息反饋,有一個漫長的過程。每一個環節都容易出錯或者耽擱,因此訂單準確率是衛浴行業一個非常重要的管理指標。衛浴行業的一些大企業甚至將訂單管理從銷售管理中剝離出來,成為一個單獨的系統,可見訂單管理有多么重要!訂單管理需要借助信息化系統或大量的人工做支持,這對很多企業來講就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障礙。 衛浴產品開發系統也跟其他行業不一樣。傳統產品的開發強調的是產品的功能、成本及價格,衛浴產品的開發卻注重產品的外觀、款式、風格、文化,另外在功能方面突出的是集成概念。對習慣傳統行業開發流程或模塊化分工的團隊而言,衛浴的開發實在難懂,絞盡了腦汁,蒼白了頭發,沒準想出來的東西卻是然并卵。
衛浴店面是集成體驗賣場,其位置、大小、裝修形象是經營成敗的關鍵,這一點和傳統行業大相徑庭。而展示設計不僅只是賣場的部分,衛浴產品、企業文化占據非常主要的內容,且衛浴商場的格局那是五花八門,很難依靠一般裝修公司做終端店面的展示設計,更不能像家電、服裝行業做一套店面形象標準,經銷商照做即可。品牌衛浴企業需要具備對“巨”多店面的展示設計支持能力,想想都覺得頭痛。首先第一個,以次充好的現象屢見不鮮,拿馬桶來說,有幾臺機器基本就可以投入生產了,然后再找個人貼個牌,就變成了名牌產品,價格有便宜的、有貴的,對當事品牌所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。那么產品良莠不齊,做大的可能又有多大?
第二個是價格戰,相同的一款產品,走過幾家,所得到的價格都是不一樣的,消費者本著占便宜的心里,會告訴衛浴商隔壁那家店才賣多少多少錢,從而導致價格競爭愈演愈烈,利潤越來越少。
因此衛浴行業的現狀不可謂不亂。每一個衛浴商其實都很迷茫,想要轉型卻不知從何做起?
我們衛浴行業的藍海在哪里?
仔細一想,在房地產持續蕭條的情況下,后裝市場無疑是衛浴商最好的選擇。
而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,人們對文明如廁的觀念也在進一步的提高,這一點從國人去日本搶購馬桶蓋的事情就可見一斑。而據悉,我國智能馬桶的覆蓋率不足10%,市場前景非常廣闊,因此想要轉型的衛浴商,選擇智能馬桶蓋是相當不錯的選擇。